今热点:VR博物馆 | 探秘“京口”千年水韵文脉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
2023-04-09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资料图)
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年的《泊船瓜洲》。诗中的京口,就在今天的江苏镇江。
作为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镇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水运的必经之地,更成为漕运、水运的枢纽城市。
镇江博物馆中,收藏了许多与运河、长江息息相关的文物,见证这座城的千年水韵文脉。
1
镇江有条著名的古街——西津渡古街。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路过一栋栋砖木二层小楼,看着两边林立的店铺,不免让人有种穿越的错觉。
西津渡,六朝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本紧临长江,滔滔江水就在身边奔涌而过。直到清代,由于江滩淤涨,西津渡才逐渐远离岸线。
镇江博物馆就位于西津渡古街旁。
这里原本是英国在中国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镇江英国领事馆的旧址,馆舍落成于1890年,如今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照片中的原英国驻镇江领事馆
△今天的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珍藏着3万余件(套)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03件(套),二级文物340件(套),三级文物3121件(套)。
西周及春秋时期吴国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宋代丝绸服饰、明清书画、清代宫廷瓷器……都是镇江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镇江三千年”浮雕墙
2
镇江博物馆中藏有众多珍贵的唐代金银器,其中不少都来自丁卯桥窖藏。
史料记载,丁卯桥原为丁卯埭,建成于东晋元帝时,在唐代是漕运北上的咽喉要冲之地,旧称丁卯港,由运河而来的大批货物都在这里集散。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丁卯桥发现了唐代窖藏,出土金银器多达956件,总重量达55公斤,器型包括酒器、食器、盛器及女子梳妆用的发钗、手镯等。
丰富的考古发现,也让镇江丁卯桥窖藏,与宝鸡法门寺地宫、西安何家村窖藏一起,被誉为唐代三大金银器窖藏。
镇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就是丁卯桥窖藏出土文物中的精品。它的整体造型是一只小龟背着酒筹筒,非常可爱。
筒的正面刻有“论语玉烛”四个字,意思是用论语的句子来调和大家喝酒的事理。
打开莲花形的筒盖,里面藏有50根酒令筹,呈长方形扇骨状,每根酒筹的上端刻有《论语》的语句和饮酒的规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客五分”,也就是说朋友来了,大家都高兴,酒筵上的贵客都喝半杯酒,而主人不用喝酒。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请人伴十分”“后生可畏,少年处五分”……酒筹上3分,5分的说法其实指的是喝多少酒。3分是小半杯,5分是半杯,7分是大半杯,10分就是一满杯,最多还有40分的。
酒筹筒背后,其实是唐代运河边镇江人的真实日常生活。他们饮酒行令时既秩序井然,又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一片盛世景象。
3
直到清代,镇江依然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这是晚清镇江诗人于树滋《竹枝词》中句子,描写的正是当时繁华的镇江漕运。
想看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
镇江博物馆奔流展厅就有这样一面投影墙,用类似清明上河图的展示方式,还原清末镇江城的美丽风景、繁华景象和漕船过江的盛况。
据史料记载,每年春季漕船从镇江过江时,驻淮安的漕运总督都选择风平浪静的良辰吉日,到瓜洲江神庙祭江。之后,官员们还要登上瓜洲城南大观楼,鸣炮升旗,表示漕船开帮。
看到信号,云集镇江的各帮漕船立即扬帆升旗。漕船首尾衔接,浩浩荡荡鱼贯而出,像一条巨龙横截大江,直渡瓜洲。
当它们全部进入瓜洲运河后,漕运总督还要派人用快马奏报朝廷,表示漕运正常开启。
这么隆重的仪式,彰显着大运河、镇江在清代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侵略者意识到:占领镇江就等于切断了北京的供应。镇江,就成为他们进攻的重要目标之一。
按照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的说法:“每当早春时节,北京仰赖漕运通过大运河供应当年的食粮。我们开一支小小的舰队到运河口去就可以达到目的了。这种要挟手段比毁灭20个沿海或边疆上的城市还要有效”。
VR博物馆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
万里长江和京杭运河在这里交汇
北方的雄奇与江南的秀美
集合在镇江这片沃土上
也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画
扫描二维码
进入镇江博物馆
让3万多件(套)文物
讲述这座城市千年的水韵文脉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张文颖裴诗语 曹德伟 整理
图|镇江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