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鸟船”是什么?它能出海吗?带着种种好奇与疑问,“鸟船探秘时光之旅”——“船舶·航运·海洋”周末科普体验营活动本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正式启航。

图说:上海交大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正在科普关于鸟船的知识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鸟船”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始于南宋,是明清时期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一种小型快速海船,因其船首形似鸟嘴的特点,故得名“鸟船”。活动由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执行馆长刘岸冰主持。经过馆长和志愿者老师的讲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和小学的同学们了解了“鸟船”的起源、构造、功能,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故事——古代浙江人民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种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鱼米之乡,因而将船头制成鸟嘴状,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之心。最具代表性的鸟船便是由象山浦渔民所创造的“绿眉毛”,它的船眼上方涂有一条绿色的眉毛,体态轻巧、绮丽,载物载人功能应全。

活动现场,同学们也尝试亲手拼搭一艘“鸟船”。船模制作过程中,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虽然简单,却极其考验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有的孩子根据说明书,仅仅用了三四十分钟时间就将船模制作完毕,还精心为船模涂上了绚丽的色彩;有的孩子因为迟迟安装不上零件急哭了,在自己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鼓励下,用工具反复打磨,精心拼装,终于将一个个零件拼接起来,一艘漂亮挺拔的“绿眉毛”跃然于桌面上。

据悉,该活动是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为庆祝7月11日“中国航海日”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工会举行的思想引领专项活动之一。自2022年7月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航海文化与科技科普教育基地以来,博物馆不仅将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历史名船、培育和提高国民海洋意识和航海素质,激发青少年热爱海洋、热爱航海事业的兴趣作为博物馆重点建设的领域,而且也顺应了近年来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的推广趋势。

船舶、航运、海洋一直是董浩云博物馆主题科普、“大思政”教育课程的主题,主题活动推行过程中,还特别增设“知行合一”环节,鼓励中小学生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船模,教育、宣传和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历史名船、了解航运、热爱海洋,培养其勇于探索、胸怀世界的精神,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上一篇:今日热讯:圆脸登加盟!9人上季三分命中率35%以上!新赛季太阳能否夺冠?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