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煤电+新能源’‘煤电+储能’‘煤电+生物质(垃圾、污泥)’耦合发电,实现多能互补、清洁转型。”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由中国电力科技网主办的第一届双碳目标下三改联动暨先进煤电技术高峰论坛上,谈到未来煤电发展方向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陈宗法表示。

“转型升级”是当前煤电行业的迫切任务。“近年来的各地探索实践和相关政策显示,支持煤电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煤电转型升级的重心。‘煤电+’发展理念渐行渐近,煤电多维价值亟待进一步激活。”中国电力科技网CEO魏毓璞接受《中国电力报》采访时谈道。

煤电“三改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资料图】

推动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制造“三改联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制定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的重点。

“建议对《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热电联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机组负荷修正系数进行调整,考虑20%-100%全负荷工况。”中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监张敏在上述论坛表示,煤电“三改联动”带来了很多标准、指标的变化,需要同步进行动态调整。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以标准支撑和规范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提升,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的通知》。

此通知强调将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要求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抓紧整合修订煤电能效和灵活性相关考核约束性标准,将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相关内容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要求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上在2023年底前完成。

“三改联动”背景下煤电机组调度也将迎来改革。据上述论坛介绍,辽宁省调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进入试运行,调度调节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相较于传统调度模式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升级,而是调度理念的一次革新。”相关专家评价道。

为此,相关专家建议,对于电网调度,在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施“网-厂-机-热”四级协同控制;对于厂内调度,在保供热与保供电需求的前提下,实施多模式调峰热电协同优化。

“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将带来发电煤耗上升。不同类型机组深度调峰的下限要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选择经济上能够接受、合理的调峰下限,并不是锅炉深调负荷越低越好。”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李德波表示:“进行深度调峰改造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每台锅炉特性、煤质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路线,而不是千篇一律,追求统一的技术路线。”

“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者之间,既有可协同之处,也存在对立之处。”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供热技术研究所所长余小兵在上述论坛上分析道:“煤电‘三改联动’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全厂供热负荷如何科学分配,源、网、荷、储等系统如何统筹优化运行并实现综合提效,这些厂级的统筹优化亟待解决。”

作为陕西省最大热电联产企业,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为满足不同热负荷需求,协调四台机组供热匹配。“针对四台机组供热抽汽参数不同,我们创造性采用了全厂单元制协调抽汽供热系统。”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第五维华介绍道。

针对进一步细化出台“三改联动”激励政策,陈宗法建议,在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并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

记者注意到,针对上述问题,《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也特别提出:“加强优化运行调度,建立机组发电量与能耗水平挂钩机制,促进供电煤耗低的煤电机组多发电。加快健全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使参与灵活性改造制造的调峰机组获得相应收益。”

“煤电”或将被重新定义

“国际上公认植物能源发电是零碳发电,种植利用超级芦竹是能源生产方式的颠覆。”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凡在上述论坛分析道:“发电燃煤不减下来,我们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85%以上的目标就实现不了,碳中和目标也很难实现。仅靠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不能实现碳中和。”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有效利用生态碳汇,助力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记者了解到,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将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列为“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推广应用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

在清华大学教授毛健雄看来,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煤炭作为高碳能源,最终必须被低碳能源所取代,因此,煤电最终必须进行低碳转型。

“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建立生物质燃料产业链,直至最终实现100%生物质燃料取代煤炭,从而将高效低碳的燃煤火电,转变为零碳排放的高效生物质火电。”毛健雄建议,在煤电最大限度降低煤耗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推动,大力发展能源生物质植物,包括产量大、碳汇好、热值高,易于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如“超级芦竹”等能源植物,逐步对高效大容量煤电机组进行生物质燃料的混烧,并逐步提高生物质燃料的混烧比。

“很多专家提出将来以生物质逐步替代发电用煤,如果完全替代了,那‘煤电’或将被重新定义了!”魏毓璞向《中国电力报》记者分析道。

“‘风光火储(氢)’耦合能源岛是煤电绿色转型,促进碳中和的可行方案。”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春晓认为,在煤电达到清洁、高效、智能的前提下,增进与调度友好协同,特别是把二氧化碳捕集并资源化利用,实现煤电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变,推动煤电向综合能源产业发展。煤电迈入新发展阶段,即“生态煤电”。

“由‘生态煤电’延伸的‘设施农牧业’,为极寒地区生产新鲜果蔬、牧草等,改善极寒地区果蔬供应来源,增加农牧民就业岗位。”刘春晓介绍道。

相关资料显示,华能集团依托工业园、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开展风、光、汽、热互补,电、热、冷、水联供,发、配、购、售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供应商服务。大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在多个地区依托发电侧技术和竞争优势开展了多个综合能源供应项目,力争在未来抢占综合能源交易市场制高点。华电集团福新能源为广州大学城提供冷热电三联供,此外上海闵行、南宁、九江等综合能源项目也陆续投产运营。国家能源集团的富平区域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依托富平热电联产机组开发区域电、气、冷、热、水一体化、智能化供给。

“我们将积极探索煤电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解决方案,充分应用先进煤电技术,扎实走好‘节能、环保、绿色、花园式城市综合能源中心’发展之路。”作为陕西最大热电联产企业的掌门人,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进民对煤电企业转型“城市综合能源中心”信心十足。

“煤电企业要解放思想,转变定位,以灵活、清洁、高效、托底为方向,走‘煤电+’及‘严建、改造、延寿、减发、退出’的清洁低碳转型路子。”陈宗法在上述论坛建议,通过多种举措提升煤电的多维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煤电政策”亟待进一步梳理完善

多数专家认为,无论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均需要各类电源找准定位、协调配合,特别需要煤电保驾护航。

“目前,如何根据煤电新的战略定位,统筹能源保供、经济发展、清洁转型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完善‘煤电政策’,让落后老小煤电‘退得出’,清洁高效煤电‘留得住’,新上先进煤电‘有回报’,这是摆在煤电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陈宗法呼吁道。

“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交易机制,包括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构建以容量电价、调节性电价、电能量电价组成的煤电电价体系。”针对梳理完善“煤电政策”,陈宗法建议。

针对大煤电关停、退出企业补偿问题,陈宗法建议,除了电量、经济补偿外,出台煤电企业员工就业培训、分流安置、社会保障办法。

相关专家建议,提倡存量煤电配置新能源资源,并鼓励“两个联营”(煤电与煤炭、煤电与可再生能源),构建多能互补产业链。抓紧实施大型风光基地支撑调节煤电机组容量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应急备用电源(退而不拆机组)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使其能耗和成本能够实现商业化并得到推广。”毛健雄在致辞中分析,零碳排放的生物质火电,再加上CCUS,就可成为负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火电”,最终实现我国煤电从低碳到零碳,直至负碳的彻底转型。

谈到煤电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魏毓璞建议:“要吸取国内外能源危机的经验教训,客观、理性地重新评估煤电的地位与作用,以配套的国家政策与完善的市场机制为支撑,提高煤电企业的发电意愿、投资意愿,实现良性循环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寻亲”18年,今朝终圆梦!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