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擦靓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黑河市以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四个体系”要求,狠
2023-08-07黑河市以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四个体系”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打牢“三农”基础,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更“靓”。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为了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制发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田长制”工作规则和“田长制”配套工作制度,建立市、县、乡、村和网格、户“4+2”六级田长管理责任体系,全市确定市级田长1名、县级田长7名、乡(镇)级田长68名、村级田长577名、网格田长1808名、户田长10.5万名,各级田长累计巡田14443次。制发《黑河市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黑河市黑土地保护“十四五”规划》,落实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面积630.6万亩。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高标准农田结转任务12.67万亩,已完成8.52万亩。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10个,建设任务42.19万亩,截至目前,3个项目正在进行勘察设计;5个项目正在进行初步设计评审;2个项目已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资料图片)
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黑河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沟通会商,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灾害影响,提前落实防御措施。同时,加强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
全力推进质量农业发展
黑河市积极征集修订大豆、玉米、逊克南瓜等农业地方标准14项,制定完善黑河大豆标准,成为省厅指定制定单品种大豆标准的地市。持续深入推进垦地合作,推动对标农垦示范区增点扩面,建设对标农垦核心区89.2万亩、辐射区532.4万亩。全域全面重点推广粮油大田作物栽培技术12项,技术标准化覆盖率近100%。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壮大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和质效,全市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438万亩,亩节约成本近200元。
科技农业发展成果丰硕
黑河市大力实施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数字智能、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自主培育大豆品种214个,“黑河43”成为国际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准品种。建成五大连池、北安、嫩江3个全国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面积240万亩、产量36万吨,占北方春大豆市场份额5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良种集散地。
强化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伙伴行动”,实施大豆“增产计划”,打造高产、高效样板田,创建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共20.3万亩,辐射面积28.2万亩,亩产均超200公斤,达到同纬度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及大北农集团合作,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项目建设,落实育种试验基地建设536亩,被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列入“十四五”农业专业领域科研试验基地和现代科技示范基地。
不断擦亮绿色农业名片
黑河市是农业农村部命名的全国唯一的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城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生产主体累计184家,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认证达到338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703万亩。
为持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黑河市大力实施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碎混和翻埋(压)还田、施用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出台奖励政策,鼓励秸秆还田离田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95%,秸秆还田率84%。高质量完成秋整地1259.5万亩,占计划126%;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813万亩次,覆盖率92%。
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1206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88.9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9%。
品牌成为农业发展“密码”
黑河市全力打造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极境寒养”,整合全市农业产业资源,深入挖掘农产品的独特价值,使黑河农产品完成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在品牌建设上凸显差异化、特色化,把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的重要抓手,登记“黑河大豆”“嫩江大豆”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个,获得“孙吴大果沙棘”“孙吴汉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嫩江大豆、瑷珲大豆入选2022年龙江农业好品牌。
各县(市、区)围绕重点产业,打造特色企业品牌52个,分别找到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密码”。北安围绕乳业培育“完达山”等企业品牌;嫩江围绕大豆产业培育“丹凤四合”“十六膳”等企业品牌;五大连池围绕稻米产业培育“矿泉香”等企业品牌;爱辉区围绕小麦产业培育“瑷珲火磨”等企业品牌;逊克县围绕山产品等培育“北纬49”等企业品牌;孙吴县围绕汉麻产业培育“天之草”等企业品牌。(记者 王静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