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个5月,拉开了房企集中“出清”的序幕。

从2021年开启的房企“暴雷潮”,把2020年前50强房企“干趴”一半,剩下的民营房企还在苦苦支撑,不排除接下来继续有房企下马。


(资料图)

看看下面2020年这张百强房企的前50名,现在还有几家在蹦跶?

欠债不还是不行的,当然在极端情况下给予宽限是可以的,但不能无限期拖延。不单债主不会同意,监管层也不允许。

这不?2023年5月已经开始收网了。

港交所出手了。

4月13日,江西“地产一哥”新力控股(02103.HK)在停牌18个月后,从港交所退市,成为房企债务风波以来首家被摘牌的房企。

新力控股的结局不太令人意外,因为2022年12月,香港法院就向其颁布了“清盘令”,港交所在2022年9月发布的复牌指引中就明确写道,“新力控股须使清盘呈请获撤销或驳回。”

清盘意味着要变现资产清偿债务,但在市场持续萎靡疲软的行业环境下又谈何容易?可以说新力控股的退市只是补办了一个手续而已。

相比之下,另一家千亿房企的清盘就来得很突然了。

5月2日,佳源国际被香港法院颁令清盘,公司解散并出售资产以偿还逾期的1,450万美元债务。

注意!在佳源国际的2022年中期财报中,尽管公司业绩下滑、现金流紧张的问题突出,但佳源国际的921亿资产对应655亿的总负债,并未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资产大于负债依然被清盘,不得不令人联想到尚未被清盘的中国恒大。

3月22日晚,恒大发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中披露,截止至2021年底,恒大总资产1.699万亿元,但总负债已经达到1.898万亿元,意味着其净资产为-1990亿元,严重的“资不抵债”。

恒大并非没有被呈请过清盘,早在2022年6月28日,恒大就发布公告,称有债权人在2022年6月24日向中国香港最高法院提出恒大的清盘呈请,中国恒大表示,将极力反对该呈请。

之后,中国恒大分别在2022年9月5日、2022年9月8日、2022年11月28日及2023年3月20日四次发布清盘呈请聆讯延期的公告,最新的清盘呈请聆讯延至2023年7月31日。

如果资产大于负债的佳源国际都会被清盘,严重资不抵债的恒大能逃得了吗?

在清盘呈请聆讯的路上,恒大并不孤单,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力、大发、泛海控股、花样年、融创、祥生控股、嘉世国际(阳光城)、福晟国际、天誉置业等均收到过清盘呈请。

目前,阳光城境外主体嘉世国际已经被颁“清盘令”,融创中国虽已复牌,但是清盘呈请仍未被撤销。

可以说,一旦被呈请清盘,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

上交所也不手软。

5月10日,四川“地产一哥”ST蓝光(600466,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公司股票将被交易所摘牌。

上交所有个“一元退市制度”,一旦某只个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面值1元,交易所就可以强制该公司退市。

在全面注册制下,A股退市常态化几乎是大势所趋,特别在地产板块,面临低于1元面值退市风险的公司并不少。

5月5日,Wind数据显示,泛海控股、中天金融、新华联、美好置业、阳光城、宋都股份、世茂股份、粤泰股份8只股票分别变更为*ST泛海、*ST中天、*ST新联、ST美置、ST阳光城、*ST宋都、ST世茂、ST粤泰。

其中,*ST是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ST是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比之下,前者的风险等级更高。被戴上ST帽子并且12个月未能满足摘除ST的要求后,公司将进入退市风险警示期限,其股票将被以“*ST”为前缀进行交易,如果公司仍无法符合退市要求,则其股票可能会被交易所终止上市,或者被实施其他退市措施。

更关键的在于,房企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后,股价下跌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一旦股价连续下跌至面值1元以下,则将触及面值退市条件,即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

按照这个规则,下面这个名单,在地产销售数据稳步下跌的环境,未来“凶多吉少”。

从现实情况出发,这一场房企大洗牌无法避免。

2023年前4个月中,房企销售出现两极分化。

国资背景的房企销售大幅回升,但是民营房企则集体沉沦,除了个别特别优秀的如滨江集团、龙湖集团之外,绝大多数都陷入亏损泥潭之中,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债务违约的民营房企,更是亏得裤子都掉了。

购房者都不敢买它们的房子,这些房企的现金流只会越来越紧,最后必然从流动性紧张过度到“资不抵债”的极端困境。

时者,势也!

上一篇:滇东北第一大油库吞吐量创新高 当前速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